一个地方的小吃,常常浓缩了这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。它出现在这里而不是别的地方,肯定有它的原因。比如西安人习惯吃羊肉泡馍,你就很难想象它的发源地会是广州;云南的过桥米线,绝对也不会是遍地麦田的河南首创。作为云南历史悠久的产茶大县,凤庆人在漫长的岁月里,究竟创造了怎样的品饮文化?
在凤庆,尤其是在对传统饮食文化继承得较好的农村,人们都有喝“百抖茶”的习惯。百抖茶实际上是土罐烤茶,凤庆一带,不论是汉族、傣族,还是佤族、拉祜族,都采用土罐烤茶来招待客人或者自己饮用。也就是说,作为一种品茗习惯,百抖茶不属于民族饮食文化的范畴,而是属于“地方小吃”。
事实上,只要去到凤庆农村,就会发现百抖茶出现在这个地方,是有其原因的。这里的农家,每家均有一个火塘,通常是用石头或砖块就地围砌,然后在砌起的火塘上放上一个铁制的火盆,以便清理柴灰。客人来后,往往围聚在火塘边,说人生长短,聊乡里旧事。火塘上专门设有一个吊烧水壶的吊钩,吊钩还能随火的大小人为地升降;也有在火塘上放“三脚”烧开水的。当水即将沸腾时,主人往往会将特制的土罐洗净,然放在炭火上烘干,等土罐烘热之后,视罐的大小与来客的多少,抓一把晒青毛茶放入其中,然后反复抖动烘烤。从茶叶放入土罐到烘烤均匀,需要抖动上百次,“百抖茶”因此得名。烘烤技术好的百抖茶,农谚有:“杆(茎)泡、叶黄、面(碎末)不糊,沏入沸水噗、噗、噗”。如果说沏入沸水之后,发不出这样的声音,人们则将这种茶称为“小姑娘茶”,认为这样的茶苦涩味重,香气不高,因此用它来敬客则不礼貌,敬老人则不尊重。所以凤庆乡间,还有不少人家将学会烘烤百抖茶当作一项待人接物的技艺。
当年,旅行家徐霞客游历西南时,在凤庆高枧槽那位姓梅的人家,喝到的太华茶也许就是用百抖的方式烹制的,很显然,那位招待徐霞客的梅姓老人是位烘烤百抖茶的高手,他冲泡出来的百抖茶,用徐霞客的话说,是“滋味美似花上露,清凉如同石中泉”。
制作百抖茶的秘诀,首先是一个“抖”字。抖动时要求陶罐始终不离火苗,抖动要勤,让茶叶在罐内受热均匀,才能剔除其苦涩味。此外,冲水也要讲究技巧。第一次冲水,只能倒一点,以恰好覆盖过茶叶为宜,等罐内喷溢出茶沫并适当降温之后,再沏进沸水,稍微浸泡,既可沏入茶杯中品饮。如果冲泡得不好,即使是烘烤得再好的茶叶,味道也会受影响,因此凤庆农村又有“不喷不喝,喷出不喝”的说法。不喷是指的温度不够,茶的口感不好;喷出则是指冲水太多,茶沫从罐内溢出,是对来客的不尊重,而内地也有“茶满欺人”之说。
在凤庆民间,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:曾在讨袁战争中担任“护国第二军”军长的赵又新,是凤庆县人,极爱喝家乡的百抖茶。离家从军以后,他随身携带着一个土罐,一有空就用家乡的方法烤制佳茗。一次,赵将军在上海的一所公寓里烤制百抖茶时,在院子里散步的一个美国人闻到香味,四处寻找到了赵军长的住处,时值赵军长正在倒茶。出于礼节,赵军长倒了一杯给他,没想那位美国人喝了赵将军的百抖茶后,连连称赞,并好奇地用夹生的中国话问:“将军,你那是什么宝贝?能烤出这么好喝的茶?”赵将军一笑,说:“这可是我祖传的珍宝!”那位美国人听了,非要掏出金条换赵将军的土茶罐,并说要把它带回美国,让家里人也尝尝这种美味。赵将军拿起茶罐说:“祖传的珍宝,不能卖的!”美国人只得非常遗憾地离开了。这件事,成了凤庆茶史上的一个美谈,同时也说明了白抖茶,的确有着弥漫着诱人的茶香。
作为凤庆农村的日常饮品,百抖茶已经成为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,那里的老人晨起以后,不是吃早点,而是吃早茶。当地人说“早茶一盅,一天威风”。午饭和晚餐后,也要喝百抖茶,因此又有“饭后一杯茶,帮助胃消化,清凉又解毒,活得九十八”的说法。也许是从小养成的生活习惯,凤庆农村的许多老人,一天不喝百抖茶,就会感到浑身无力,精神不振。
一种品饮习惯的形成,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。百抖茶也是这样,谁也说不清楚是什么时候形成的,不过有一点可以推断,这样的品饮方式,一般只会出现在茶叶的生长地,人们将鲜叶采摘回家,不便储藏,于是用器皿将鲜叶烤干,以便保存。在这个过程中,也许就会发现烘烤过的茶叶,品饮起来更香,更纯,于是,一种带有地方特色的品饮方式,就缓慢地诞生了。